00:00
图册 视频
内涵

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"demos",意为人民。其定义为: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,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。在民主体制下,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.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,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。民主是由全体公民——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——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。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;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。民主是以多数决定、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。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,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。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,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,并且理解,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。

民主政府其首要职能是保护言论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权,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,保护人们组织和充分参与社会政治、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机会。民主使政府遵循法治,确保全体公民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,其权利受到司法体制的保护。民主体制多种多样,反映着每个国家各自的政治、社会和文化生活特点。决定民主体制的是其基本原则,而不是某种特定形式。在民主国家,公民不仅享有权利,而且负有参与政治体制的责任,而他们的权利和自由也正是通过这一体制得到保护。民主社会奉行容忍、合作和妥协的价值观念。民主国家认识到,达成共识需要妥协,而且时常无法达成共识。用圣雄甘地(Mahatma Gandhi)的话说:"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,是妨碍真正民主精神发展的障碍。"
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
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有三个层面

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。人民当家作主,离不开国家制度的设计,离不开人民民主权利的实施,离不开政府民主作风的改进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,在定位上既是国家层面的,也是社会层面的,同时又是个人层面的。对应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内涵。

1、作为国家层面的民主首要表现为民主制度。作为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,在内涵上体现为基于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国家民主制度,要培育的是中国式民主的话语权,要践行的是完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程序。

2、作为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,要倡导的是民主观念与精神的培育以及开展协商民主、参与式治理等实践。

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,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。”协商民主以及参与式治理都是民众感受民主生活、维护民主权利的重要民主实践形式。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,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,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,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。协商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社会的最大公约数、实现民众最大的利益,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。

3、作为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民主,应主要表现为珍视自己的民主权利、提升民主素养、积极有序地参与民主。

民主在社会中是否有效运行,取决于民主制度的安排,也取决于民众的个体参与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第二章赋予了我国公民个人的民主权利。

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,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。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,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。

历史经验反复表明,政治民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有效模式。国家只有充分代表民众意愿,努力维护国民利益,才能赢得国民的认同。统治者如果毫不顾虑国民感受,与民争利,民众必然与执政者离心离德,甚至导致朝代的更替。

建设优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,要求我们每个公民形成民主素养、民主习惯,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生活态度、生活方式。